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三点思考

一、写好字与做好人
       写字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,其实对每一个书写者而言有意无意间都是在承传中华文化,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,学好书法也是弘扬民族精英文化的一种方式,尽管今天我们学习书法难免带着这样那样功利的目的。以文化人、以书养人,通过书写汉字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文化行为,让我们一代一代中国人敬畏汉字、敬畏文化、敬天爱人,成为好人、成为雅人、成为一个精神上脱离低级趣味的人,成为一个可以肢体不健全但人格不可以不健全的人。所以我觉得中小学书法教育应该是建立在文化教育、德育教育基础之上的。前段时间,我曾看到过一本民国时期编写的书法教材,叫《习字入门》,感触颇深。该教材是一个很薄的小册子,很简洁,它从姿势、器具、时间、精神、次序、笔及指腕肘的应用等方面,在讲授技法中,润物无声地体现人文精神、道德文章。在功利教育盛行的当下,这样的教材、这样的教育方式尤其值得借鉴。

二、写字技法与书法审美
       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写中,更多的是体现基本的写字技法教学,包括书写方法、书法技法、结字规律等等,其实是一种共性审美普及,也是培育学生基本的审美标准,比如横平竖直、上覆下载、均匀布白等等,这是中国人的儒家哲学,中庸之道、为人之道。所谓“不偏不倚”、“文质彬彬、然后君子”……这些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。
然而艺术有共性,便有个性。艺术永远是辩证的,因为艺术即是辩证法,艺术作品也永远是以个性风格特立独行、存留于世的。艺术,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物态塑造,这种塑造应该是在共性认知基础上的个性化塑造,即所谓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”。书法创作也是如此,在审美共性的程式基础上,融入个人审美、个性创造,或者从众多前贤经典的基础上,融通变法、生发出新的风格,我想这就是艺术创造。所以在我们的中小学书法教育中,既要重视写字技法基本规律的教学,也不可忽缺对学生书法审美的培养,甚至要保护他们幼小心灵中的“天真”与“灵性”。让中小学生通过良好的书法教学,从小就知道阳刚是美,阴柔也是美;平和是美,奇崛也是美;秀雅是美,古拙也是美……唯有如此,我们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才是完整的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,中小学时期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,书法教育更应当发挥重要作用。

三、师资培育与书家培养
       当下,我觉得中小学书法师资的培育,远比培养专业书法家重要。一个学书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书家,有很多的条件,先天的秉赋与后天的修为,外部的文化环境与内在的文化修养等等,要真正成为一代大家,所谓的培养只是外因,而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个人的造化、内修,也可以说,未来的大家、大师,是“可遇而不可求”的。而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大量的书法传承人、传播者,除了我们专业高校、师范教育可以专向培育书法师资外,就目前而言在我们中小学教师中培训优质的师资,我以为是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。我个人以为可以突出三个重点。一是从优秀的语文老师中选拔。语文老师大多热爱传统文化、敬畏汉字,又多是教育骨干,有责任,有担当。二是要与高校、艺术单位联合,定期将书法老师“送出去”,让他们得到深造,提升专业素养。三是推进中小学书法“教学法”的研究,“教学法”是书法教育的灵魂,要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、深度,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、总结、提升、推广。

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三点思考

一、写好字与做好人
       写字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,其实对每一个书写者而言有意无意间都是在承传中华文化,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,学好书法也是弘扬民族精英文化的一种方式,尽管今天我们学习书法难免带着这样那样功利的目的。以文化人、以书养人,通过书写汉字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文化行为,让我们一代一代中国人敬畏汉字、敬畏文化、敬天爱人,成为好人、成为雅人、成为一个精神上脱离低级趣味的人,成为一个可以肢体不健全但人格不可以不健全的人。所以我觉得中小学书法教育应该是建立在文化教育、德育教育基础之上的。前段时间,我曾看到过一本民国时期编写的书法教材,叫《习字入门》,感触颇深。该教材是一个很薄的小册子,很简洁,它从姿势、器具、时间、精神、次序、笔及指腕肘的应用等方面,在讲授技法中,润物无声地体现人文精神、道德文章。在功利教育盛行的当下,这样的教材、这样的教育方式尤其值得借鉴。

二、写字技法与书法审美
       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写中,更多的是体现基本的写字技法教学,包括书写方法、书法技法、结字规律等等,其实是一种共性审美普及,也是培育学生基本的审美标准,比如横平竖直、上覆下载、均匀布白等等,这是中国人的儒家哲学,中庸之道、为人之道。所谓“不偏不倚”、“文质彬彬、然后君子”……这些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。
然而艺术有共性,便有个性。艺术永远是辩证的,因为艺术即是辩证法,艺术作品也永远是以个性风格特立独行、存留于世的。艺术,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物态塑造,这种塑造应该是在共性认知基础上的个性化塑造,即所谓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”。书法创作也是如此,在审美共性的程式基础上,融入个人审美、个性创造,或者从众多前贤经典的基础上,融通变法、生发出新的风格,我想这就是艺术创造。所以在我们的中小学书法教育中,既要重视写字技法基本规律的教学,也不可忽缺对学生书法审美的培养,甚至要保护他们幼小心灵中的“天真”与“灵性”。让中小学生通过良好的书法教学,从小就知道阳刚是美,阴柔也是美;平和是美,奇崛也是美;秀雅是美,古拙也是美……唯有如此,我们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才是完整的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,中小学时期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,书法教育更应当发挥重要作用。

三、师资培育与书家培养
       当下,我觉得中小学书法师资的培育,远比培养专业书法家重要。一个学书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书家,有很多的条件,先天的秉赋与后天的修为,外部的文化环境与内在的文化修养等等,要真正成为一代大家,所谓的培养只是外因,而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个人的造化、内修,也可以说,未来的大家、大师,是“可遇而不可求”的。而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大量的书法传承人、传播者,除了我们专业高校、师范教育可以专向培育书法师资外,就目前而言在我们中小学教师中培训优质的师资,我以为是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。我个人以为可以突出三个重点。一是从优秀的语文老师中选拔。语文老师大多热爱传统文化、敬畏汉字,又多是教育骨干,有责任,有担当。二是要与高校、艺术单位联合,定期将书法老师“送出去”,让他们得到深造,提升专业素养。三是推进中小学书法“教学法”的研究,“教学法”是书法教育的灵魂,要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、深度,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、总结、提升、推广。

转载自中国书法家园 作者:李啸

原创文章,作者:九华山书画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hsshw.com/2160.html

联系我们

0566-3229666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1252755338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