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误认为“寒酸”的名画

  吴家后人从头装裱后的《剩山图》,1669年被清初大保藏家王廷宾购得。尔后曲折于各藏家之手,长期湮没无闻。再次问世,已是250多年后的1938年。1938年秋,上海保藏名家吴湖帆卧病于上海家中。一天,“汲古阁”古董店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,随身带了一张刚购买到的寒酸的《剩山图》请他鉴赏。吴湖帆一看不得了,只见画面雄放秀逸、山峦苍莽、神韵非凡。画上无款,仅书“山居图卷”4字。吴湖帆捧画品鉴好久,从画风、笔意、火烧痕迹等处重复研究,判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《富春山居图》的前一部分,忍不住信口开河:“浊世出奇观,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‘火中之宝’。”曹友卿一听,知道这幅画是宝藏,不愿转手了。几番交涉之后,吴湖帆拿出家中保藏的商周古铜器,将这个残卷换了下来。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仅仅残卷中的残卷,连题跋也没有。后来,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觅,总算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,康复了画作原貌。至此,《剩山图》归入吴湖帆的“梅景书屋”。解放后,闻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博物馆供职。当他得知《剩山图》在吴湖帆手上后,心里颇为不安。怕一旦再遭受天灾人祸,以个人的才能极难保存下来,只要国家保藏才是万全之策。所以,他屡次交游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,又请出钱镜塘、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。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意感动,总算同意割爱。1956年,《剩山图》落户浙江博物馆,成为该馆“镇馆之宝”之一。

       寒酸书画竟是国宝 废纸篓中找到题跋

被误认为“寒酸”的名画


  吴家后人从头装裱后的《剩山图》,1669年被清初大保藏家王廷宾购得。尔后曲折于各藏家之手,长期湮没无闻。再次问世,已是250多年后的1938年。1938年秋,上海保藏名家吴湖帆卧病于上海家中。一天,“汲古阁”古董店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,随身带了一张刚购买到的寒酸的《剩山图》请他鉴赏。吴湖帆一看不得了,只见画面雄放秀逸、山峦苍莽、神韵非凡。画上无款,仅书“山居图卷”4字。吴湖帆捧画品鉴好久,从画风、笔意、火烧痕迹等处重复研究,判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《富春山居图》的前一部分,忍不住信口开河:“浊世出奇观,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‘火中之宝’。”曹友卿一听,知道这幅画是宝藏,不愿转手了。几番交涉之后,吴湖帆拿出家中保藏的商周古铜器,将这个残卷换了下来。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仅仅残卷中的残卷,连题跋也没有。后来,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觅,总算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,康复了画作原貌。至此,《剩山图》归入吴湖帆的“梅景书屋”。解放后,闻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博物馆供职。当他得知《剩山图》在吴湖帆手上后,心里颇为不安。怕一旦再遭受天灾人祸,以个人的才能极难保存下来,只要国家保藏才是万全之策。所以,他屡次交游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,又请出钱镜塘、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。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意感动,总算同意割爱。1956年,《剩山图》落户浙江博物馆,成为该馆“镇馆之宝”之一。


来源:中国书画网


被误认为“寒酸”的名画

原创文章,作者:九华山书画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hsshw.com/3099.html

联系我们

0566-3229666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1252755338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