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易购-“徽风墨韵”艺术包精美书法作品
讲到书画,大家都知道纸黄金这个概念,世界上最适合做纸黄金的东西是什么?就是中国书画。
1,犹太人如何携带财富
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,犹太人在整个欧洲受到迫害,前往他乡,所有的财富都带不走,那么犹太人是怎样把自己的财富变化成可以带走的东西呢?他们疯狂地、也是不动声色地购买两样东西,一样就是欧洲的古典油画,第二样东西是邮票
但是他们不知道,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油画和邮票更便于携带、体积更小、重量更轻、价值更大的东西,那就是中国书画。
2,国画犹如纸黄金
大家想象一下在保利拍卖的齐白石的《松鹰图》,当时是4.4亿元人民币,如果都把它变成纸币,要用多少辆运钞车来运它。
如果这个收藏《松鹰图》的人在战乱中逃难的时候,把这张图放在水里一泡,揭裱,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,就要那个画芯,一揭裱出来,晾干以后,七折八折,折到一个小小的信封里头,往衣服兜里头一放就带着走,而且它还在升值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水墨画、纸制品,越来越被收藏界所看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现在有一些国际炒家,在国际美术品收藏市场上,更看好布面上的作品,而纸制的作品就稍逊色,如果一个大师画的画不是在一个白麻布的材质上,而是画在纸上,这幅画的价格就会很低。这是因为西方人一直欣赏画在亚麻布上的油画,然后形成了一个偏见。
3,宣纸寿命超过麻布
古人认为,写在纸上的东西有一千年寿命,画在绢上的东西只有五百年的寿命,时间一到它自己就烂掉了。现在看来,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,我们现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一千多年甚至超过两千年的东西。如果纸不是遇到故意损毁或者水灾、虫灾、火灾等,它维持的寿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。绢寿命短是因为它是蝉丝,含蛋白质,容易脆化,变成碎片。很多人觉得4亿多的一张纸制作品是不可思议的。
4,毛笔比筷子更复杂
西方的笔没有笔法可言,也没有人写过关于他们笔法的著作,但是用中国毛笔,你要怎样写出最好的字、画出最好的线条、点出最好的点来,这个讲究就太大了。所以中国历代关于笔法的著作很多,而且有时候我们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办法明白笔法。
我们拿筷子,已经是个很复杂的事情,像欧洲人,拿起筷子那个别扭,怎么教都不会。拿毛笔比拿筷子要复杂得多,特别是要使毛笔运转起来,是一个全身心协调的动作。毛笔一长就会比较软,而笔一软,很多奇怪的线条就会出来了,毛笔与纸面接触的形态千变万化。
5,墨韵造就微妙性
第二个是我们发明了墨。古人从锅灰受到启发,最后到大自然中寻找一些特殊的材料来烧一种最细的烟末,再把烟末刮下来,那种烟末是人为碾、研无论如何达不到的精细颗粒,所以世界上最细小颗粒的材料是中国的墨,它又是水溶性的,和不同分量的水结合可以变出数不尽的微妙层次,这种微妙性对于中国人的感觉的训练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因此在这种微妙性上,中国人对灰度的感觉是超过所有其他民族的。
6,宣纸能够经得起蹂躏
另外,墨和笔发明出来了以后,还要有一张很好的纸来使笔和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,幸运的是老祖宗发明了宣纸。
宣纸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发明,它的柔软性、渗透性和韧性,包括它表面绵密的结构,都是其他纸张无法相比的。我曾试过把一个刚写完的书法作品放大一千倍,发现这个宣纸厚厚的像鸭绒一样,而墨是躺在鸭绒里头行走、沁润,看起来有一个厚度。所以古人说力透纸背,笔要压到纸的背后,是有道理的,宣纸看起来薄其实是有厚度的,行笔能把墨压到里头去,然后才有它的这种味道。如果你轻轻地从表面拂过去,又有了另外一种味道。
所以中国的墨、笔、纸结合在一起,再通过我们从小的笔法训练,最后创作出我们的书画作品。所以,书画作品首先是从工具和材料上来界定它的。宣纸看上去这么柔软、纤薄,但是它能够遭受最野蛮的蹂躏。
7,国画追求“四格”境界
中国人画画和欧洲人画画有一个根本目标的不同。中国人画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完成自我,这一点跟道家儒家的哲学是一样的。儒家的所有学问都是为己之学,是为自己的修养为自己的完美人格最后的完成,这个目标,作为一个君子来说,有很多手段可以帮你达到,其中一个就是书法、绘画。我们越过了一般美术的标准,而进入到一个人格道德的层面。
中国人评画有格的概念,共四格:能格、妙格、神格、逸格。欣赏画时,也是根据这四格来的,并且按照这四格逐渐提升我们的欣赏能力。
书画易购-“徽风墨韵”艺术包精美书法作品
讲到书画,大家都知道纸黄金这个概念,世界上最适合做纸黄金的东西是什么?就是中国书画。
1,犹太人如何携带财富
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,犹太人在整个欧洲受到迫害,前往他乡,所有的财富都带不走,那么犹太人是怎样把自己的财富变化成可以带走的东西呢?他们疯狂地、也是不动声色地购买两样东西,一样就是欧洲的古典油画,第二样东西是邮票
但是他们不知道,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油画和邮票更便于携带、体积更小、重量更轻、价值更大的东西,那就是中国书画。
2,国画犹如纸黄金
大家想象一下在保利拍卖的齐白石的《松鹰图》,当时是4.4亿元人民币,如果都把它变成纸币,要用多少辆运钞车来运它。
如果这个收藏《松鹰图》的人在战乱中逃难的时候,把这张图放在水里一泡,揭裱,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,就要那个画芯,一揭裱出来,晾干以后,七折八折,折到一个小小的信封里头,往衣服兜里头一放就带着走,而且它还在升值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水墨画、纸制品,越来越被收藏界所看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现在有一些国际炒家,在国际美术品收藏市场上,更看好布面上的作品,而纸制的作品就稍逊色,如果一个大师画的画不是在一个白麻布的材质上,而是画在纸上,这幅画的价格就会很低。这是因为西方人一直欣赏画在亚麻布上的油画,然后形成了一个偏见。
3,宣纸寿命超过麻布
古人认为,写在纸上的东西有一千年寿命,画在绢上的东西只有五百年的寿命,时间一到它自己就烂掉了。现在看来,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,我们现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一千多年甚至超过两千年的东西。如果纸不是遇到故意损毁或者水灾、虫灾、火灾等,它维持的寿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。绢寿命短是因为它是蝉丝,含蛋白质,容易脆化,变成碎片。很多人觉得4亿多的一张纸制作品是不可思议的。
4,毛笔比筷子更复杂
西方的笔没有笔法可言,也没有人写过关于他们笔法的著作,但是用中国毛笔,你要怎样写出最好的字、画出最好的线条、点出最好的点来,这个讲究就太大了。所以中国历代关于笔法的著作很多,而且有时候我们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办法明白笔法。
我们拿筷子,已经是个很复杂的事情,像欧洲人,拿起筷子那个别扭,怎么教都不会。拿毛笔比拿筷子要复杂得多,特别是要使毛笔运转起来,是一个全身心协调的动作。毛笔一长就会比较软,而笔一软,很多奇怪的线条就会出来了,毛笔与纸面接触的形态千变万化。
5,墨韵造就微妙性
第二个是我们发明了墨。古人从锅灰受到启发,最后到大自然中寻找一些特殊的材料来烧一种最细的烟末,再把烟末刮下来,那种烟末是人为碾、研无论如何达不到的精细颗粒,所以世界上最细小颗粒的材料是中国的墨,它又是水溶性的,和不同分量的水结合可以变出数不尽的微妙层次,这种微妙性对于中国人的感觉的训练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因此在这种微妙性上,中国人对灰度的感觉是超过所有其他民族的。
6,宣纸能够经得起蹂躏
另外,墨和笔发明出来了以后,还要有一张很好的纸来使笔和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,幸运的是老祖宗发明了宣纸。
宣纸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发明,它的柔软性、渗透性和韧性,包括它表面绵密的结构,都是其他纸张无法相比的。我曾试过把一个刚写完的书法作品放大一千倍,发现这个宣纸厚厚的像鸭绒一样,而墨是躺在鸭绒里头行走、沁润,看起来有一个厚度。所以古人说力透纸背,笔要压到纸的背后,是有道理的,宣纸看起来薄其实是有厚度的,行笔能把墨压到里头去,然后才有它的这种味道。如果你轻轻地从表面拂过去,又有了另外一种味道。
所以中国的墨、笔、纸结合在一起,再通过我们从小的笔法训练,最后创作出我们的书画作品。所以,书画作品首先是从工具和材料上来界定它的。宣纸看上去这么柔软、纤薄,但是它能够遭受最野蛮的蹂躏。
7,国画追求“四格”境界
中国人画画和欧洲人画画有一个根本目标的不同。中国人画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完成自我,这一点跟道家儒家的哲学是一样的。儒家的所有学问都是为己之学,是为自己的修养为自己的完美人格最后的完成,这个目标,作为一个君子来说,有很多手段可以帮你达到,其中一个就是书法、绘画。我们越过了一般美术的标准,而进入到一个人格道德的层面。
中国人评画有格的概念,共四格:能格、妙格、神格、逸格。欣赏画时,也是根据这四格来的,并且按照这四格逐渐提升我们的欣赏能力。
转载自一点资讯
原创文章,作者:九华山书画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hsshw.com/20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