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夕这一天,大文豪苏轼相约陈慥(季常)与公择(李常)在上元这一天到黄州来耍;元朝的书法大家杨维桢则写了一首诗,描写他在元宵节的夜晚与夫人一起饮酒时的快乐心情;而明朝的书法家张弼喝醉了潇潇洒洒写了一首诗;二书画大家董其昌则临摹了宋米芾的《天马赋》,有落款为证。还为虞世南临摹的王羲之《兰亭序》题了跋;乾隆爷作了一首诗,用书法写了留下来。
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这个一元复始、大地回春的夜晚,也被称为“上元节”。夜晚皓月当空,按中国传统习俗,合家团聚赏月、燃灯、吃元宵。尤其黑芝麻汤圆,黑黑的馅白白的皮,强烈得黑白对比,让人立即想到书法,同样是黑白的世界,计白当黑。古人在元宵节当天或前后几天,会专门做些纪念之事,尤其文人或写下几行字,或写下几首诗,那古代的那些书法家都写了为什么呢?
元夕这一天,大文豪苏轼相约陈慥(季常)与公择(李常)在上元这一天到黄州来耍;元朝的书法大家杨维桢则写了一首诗,描写他在元宵节的夜晚与夫人一起饮酒时的快乐心情;而明朝的书法家张弼喝醉了潇潇洒洒写了一首诗;二书画大家董其昌则临摹了宋米芾的《天马赋》,有落款为证。还为虞世南临摹的王羲之《兰亭序》题了跋;乾隆爷作了一首诗,用书法写了留下来。
当下我们这些书法同道何不把元夕这一天的事以书法的方式记下来,或泼墨挥毫,这是多好的文人兴事呢!

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
释文丨轼启:新岁未获展庆,祝颂无穷,稍晴起居何如?数日起造必有涯,何日果可入城。昨日得公择书,过上元乃行,计月末间到此,公亦以此时来,如何?窃计上元起造,尚未毕工。轼亦自不出,无缘奉陪夜游也。沙枋画笼,旦夕附陈隆船去次,今先附扶劣膏去。此中有一铸铜匠,欲借所收建州木(此字旁注)茶臼子并椎,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。或令看过,因往彼买一副也。乞蹔付去人,专爱护便纳上。余寒更乞保重,冗中恕不谨,轼再拜。季常先生文阁下。正月二日。 另纸行书:子由亦曾言(此字旁注),方子明者,他亦不甚怪也。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,未及奉慰疏,且告伸意,伸意。柳丈昨得书,人还即奉谢次。知壁画已坏了,不须怏怅。但顿着润笔新屋下,不愁无好画也。

苏轼画像丨李公麟 (传)

释文丨去年南郡赏元宵,歌舞声中度画桥。烂熳新诗谁记得,红梅零落路遥遥。东海翁。

南京博物院藏
释文丨去年南郡赏元宵,歌吹声中度画桥。烂熳新诗谁记得,红梅零落路迢遥。东海醉书


董其昌临米芾《天马赋》
释文丨余从长安购得米元章帖,不类刻本,展玩弥日,乘兴临此,殊有合处。时甲戌春正上元日也。八十翁董其昌识。

释文丨万历丁酉观于真州吴山人孝甫所藏,以此为甲观,后七年甲辰上元日,吴用卿携至画禅室,时余已摹刻此卷于《鸿堂帖》中。董其昌题。

释文丨冰冻春池那冻泉,行宫原构溪前,到来人日仍逢倍,对去蟾徽欠边。翠火落时篆每叠,灯舞处阵偏。圆光含元玉如镜,有照中,无丑与妍。紫泉行宫叠,壬午(1762)上元前夕韵。
乐元宵,赏书法,值此佳节之际,九华山书画网
携全体工作人员祝您合家安康,团团圆圆,生活愉快,
万事顺心!
原创文章,作者:九华山书画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hsshw.com/1977.html